联系电话:0913-2126249
热词:妇女 最美家庭 两学一做 双学双比 计划生育
官方微信
扫一扫,一键分享到微信朋友圈!
主页 ->调查思考 > -正文

市妇联关爱农村留守儿童服务体系建设的调研报告

更新时间 2013-02-26 20:39:00   来源:渭南妇女网     阅读次数:

近年来,渭南市妇联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,根据农村留守儿童“渴望亲情的呵护、需要有效监管、需要适时适度的思想道德教育、渴望健康向上的文化生活”等迫切需求,联合市文明办、教育局、关工委等相关部门对关爱留守儿童工作进行了有效的探索和实践,取得了一定的经验和成效。近期,市妇联深入到临渭区、华县、大荔等地对全市关爱留守儿童服务体系建设的现状、教育管理情况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专题调研。 

一、关爱留守儿童工作的现状及经验
      据统计,全市共有留守儿童8.6万人,其中双亲在外打工的留守儿童共有6.5万人。留守儿童中,15%的留守儿童长期寄宿在学校,少数留守儿童没有明确的监护人。留守儿童的父母中,7%的父母多年才能回家一次,54%的父母一年回家一次,只有17%的父母才能一年回家两次。留守学生由于父母在外打工普遍存在以下问题:一是在日常生活中缺少父母的呵护和关照,较少亲情沟通;二是在学习上缺少辅导,作业有时不能按时完成,学习成绩一般或者较差。三是在行为品德上缺少父母管教,有些任性,纪律松散,行为不能自律。四是一些孩子产生厌学、逃学、沉溺网络游戏等不良行为。在调研中看到,我市在关爱留守儿童工作实践上已经基本形成了“四支”关爱工作队伍,建立了“四种”关爱工作模式,取得了丰富的工作经验和良好的社会效果。
      (一)形成了四支关爱工作队伍
      1、“爱心妈妈”关爱队伍。市妇联召开全市关爱留守儿童工作专题会议,下发了《关于在全市招募“爱心妈妈”结对帮扶留守儿童的通知》,明确了“爱心妈妈”的条件、职责、帮教方式,确立“爱心妈妈”帮扶留守儿童的“二互”、“二访”、“二帮”、“二联系”制度:“二互”即互认互知,双方互相认知、互相了解、真情互动;“二访”即访班主任、访临时监护人;“二帮”即帮生活、帮思想;“二联系”即“爱心妈妈”每月定期以电话、会面、写信等形式与孩子联系二次,每年定期或不定期到学校或家庭看望留守儿童二次。“爱心妈妈”要像关心自己的孩子一样,给予他们所缺少的亲情,担负起配合学校、家庭对孩子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的任务,引导、帮助孩子确立正确的世界观、人生观、价值观。“爱心妈妈”关爱活动开展三年来,收到了良好的社会效果。
      2、“五老”关爱队伍。以关工委牵头开展的“五老”(老干部、老战士、老专家、老教师、老模范)关爱留守儿童的“义务家长”活动,在关爱留守儿童的思想道德建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。2006年以来,他们共聘任农村“五老”38100人,为36200名“留守儿童”担任“义务家长”。对这些“义务家长”,他们采取三点措施加强指导:一是交办任务,在发聘书时就明确“义务家长”的职责;二是沟通联系,要求“留守儿童”所在学校的班主任每季度到“义务家长”家走访一次,和“义务家长”交流学生校内校外情况,研究帮教措施;三是学习培训, 组织“义务家长”参加学习。因人制宜地开展关爱活动,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。
      3、代理家长关爱队伍。留守儿童大多是寄宿生,大量时间在学校,因此留守儿童的关爱教育重点在学校,我们组织发动班主任、辅导员义务给孩子当“代理家长”,走访学生家庭,联系学生家长,了解留守儿童的家庭生活情况,准确把握留守儿童的环境、学习、生活、情感等方面的信息,用爱的帮助和奉献使他们从内心体验到师爱胜过母爱,教师给予的关怀温暖胜过父母带给的关怀与温暖,在一定程度上免除父母的后顾之忧。一是发动教师采取“一对一”、“多对一”、“一对多”等方式与留守儿童结成帮扶对子。教师们在学习上悉心照顾、生活上热心帮助,确保这些学生安心学习、开心生活、健康成长。二是学校专门建立“留守儿童之家”。把校园变为家园,让家长安心。建立留守儿童学生宿舍,窗明几净,被褥干净暧和,物品摆放井井有条,电扇、洗脸盆、刷牙杯、喝水杯、拖鞋等生活设施一应俱全,一个寝室就是一个温馨的家庭学校。他们还给寝室的留守学生聘请了“生活妈妈”,“生活妈妈”的主要职责就是关心、爱护好她的每一个孩子。她们经常督促学生洗澡、剪指甲、换洗衣服,指导学生折叠被盖,整理生活用品;就寝前查一查、看一看每个学生是否到齐,学生的被子是否盖好,身体是否健康等。饭后了解学生对当天的伙食是否合味口,是否真的吃饱了;变天时提醒学生加衣;生病时,负责护送到校医室或医院就诊;星期天下午来校和周五离校还要负责查看接送卡,亲自把学生送到监护人手里。三是丰富留守儿童的课余生活。在学校添置了图书、棋类、体育设备等,留守孩子课余在这里剪纸、画画、下棋、泥塑、办小报、健身等。目前,老师已成为学生生活学习的代理家长,学校成为留守儿童快乐成长的第二家园。
      4、家教指导服务关爱队伍。市妇联充分发挥各县家教指导服务中心作用,组织家教讲师团在全市中小学中巡回讲演,对留守儿童监护人进行家教知识培训,提高他们教育管理孩子的能力。特别是大荔县讲师团的辛向东老师,坚持调研,针对留守儿童家庭教育中存在的问题撰写了专题讲稿,冒严寒,顶酷暑,义务对留守儿童监护人进行家教培训,受到家长的欢迎和好评。
      (二)建立了四种关爱工作模式
      1、结对帮扶式。对留守儿童结对帮扶是我市关爱留守儿童的主要形式。在“三支”关爱队伍中,全部采取的是结对帮扶。帮扶的重点是帮助孩子解决生活及学习、思想上遇到的困难和问题,解除他们的后顾之忧,帮助他们树立良好的思想品德,引导孩子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,教育孩子有一个健康的心理,为孩子的成长创造良好的环境,使其成长为国家的栋梁之才。一是生活上细致地关心。为他们买生活学习用品,接到家里共度假日。二是对家庭困难的留守儿童在经济上无私地资助。大荔县城关镇单亲家庭孩子尹鹏可,父母离异后,母亲外出打工,她渴望读书却交不起学杂费,全国“三八”红旗手、陕西省“双学双比”活动先进个人,大荔县空心砖厂厂长姚春绒知道这一情况后,急切地找到她,给她买来衣物和学习用品,为她交清了学杂费,并表示要一直当好尹鹏可的“爱心妈妈”,让她安心完成学业。几年来累计资助3000余元;三是思想上耐心地教育。“爱心妈妈”们坚持家访,给“小孩子”讲信念、话理想,帮助他们树立正确人生观、世界观、价值观。 四是学习上精心地辅导。“爱心妈妈”们注意与学校老师经常保持联系,随时掌握孩子的学习情况,按时参加学校召开的家长会,督促引导孩子利用空余时间复习功课,做好课外作业,文化水平较高的帮助孩子补习功课、检查作业。有了“家长”的辅导,近一半成绩特别差的留守儿童学习有了明显的进步,达到班上的中等水平。
      2、学校托管式。针对留守儿童学习辅导、安全保障等方面存在的问题,妇联联合教育部门依托各乡镇的中小学校,建立了留守儿童托管学校。全市共建留守儿童托管学校100余所,即“留守儿童之家”。学校实行寄宿制,内设心理咨询辅导站、亲情电话室、微机图书室、游戏室等,弥补了留守儿童心理、情感、家庭教育等缺失和缺位。有了托管学校这一平台,一方面“爱心妈妈”的关爱行动有适当的时间和场所更好的开展下去,另一方面,老师、学生、家长、爱心妈妈能更好地进行沟通,构筑了托管学校、家长、“爱心妈妈”三位一体的关爱模式。
      3、站所服务式。目前,各级妇联组织均依托村(社区)妇女之家,建立村(社区)留守儿童服务站100余所。村(社区)留守儿童服务站的主要职责是:对辖区范围内的留守儿童进行调查摸底、建立档案;招募“爱心妈妈”结对帮扶留守儿童。制定了《妇联系统留守儿童教育管理服务站工作制度》,并要求服务站要有活动室、图书室、配备一些学生必备文化体育器材、安装亲情电话,对临时监护人进行家庭教育培训,组织“爱心妈妈”等志愿者与留守儿童结对帮扶,真正给留守儿童情感上的关爱、生活上的帮助、学习上的关心。
      4、项目运作式。市妇联争取省妇联的大力支持,争取到省妇联妇女儿童民生项目资金30万元,在大荔县城关镇中心小学、临渭区思远小学、华阴市乐育小学建立“留守儿童成长家园”。园内设有留守儿童教学区、生活区、活动区,其中生活区有食堂、餐厅、宿舍,有留守儿童亲情电话室、视频聊天室、心理咨询室,活动区除室外操场、篮球场、联合器械区外,还设有室内乒乓球室、留守儿童工作室、图书阅览室等。所有寝室配有空调、活动室配有电视机、饮水机等设施,留守儿童单独设班,每个年级都有留守儿童班。为留守儿童创造了良好的学习、生活环境,使他们在校如在家,在校比家好。该项目以留守儿童的托管、图书阅览、教育为主要内容,对留守儿童及其监护人开展指导、服务。目前已有1000多名留守儿童进入家园学习、生活,社会效果已显现,群众反映良好,既得到了社会各界支持,解决了外出务工人员的后顾之忧,又让留守儿童有“家”可归。
      调研结果表明,留守儿童工作的有效开展,使社会关爱意识明显增强,家庭教育观念不断更新,不仅构建了关注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社会网络,而且实现了“少有所依”,促进了“打工经济”的健康发展。


      二、存在的问题
      通过对我市关爱留守儿童工作的调查分析,目前我市关爱工作主要存在以下三个问题:
      1、工作主体不明确。关爱留守儿童工作是一个系统工程,从我市关爱工作情况来看,虽然取得了一定的工作成效,但基本上是各个部门各自为政,对这项工作由谁来统管?谁来协调?谁来综合?缺乏一个统一的领导机制和工作机制。根据农村留守儿童的迫切需求,我市从2006年以来开展的“义务家长”、“爱心妈妈”与留守儿童结对帮教活动已经走在了前面,目前迫切需要建立形成党委领导、政府主导、有关部门各负其责、齐抓共管的领导体制。
      2、工作机制不够规范。由于没有完善的领导机制,关爱留守儿童工作在全市、县市区都没有形成相应的规范的工作机制,在工作上没有统一的计划、部署、督促、检查、表彰的工作制度,工作各自为政,形不成合力。由于缺乏完善的领导、工作机制,以及科学的考核机制,工作处于松散状态。
      3、资金投入严重不足,难以解决留守儿童的实际需求。一是省民生项目经费有限,难以解决留守儿童的实际需求。二是中小学校寄宿能力差,而农村大部分中小学没有寄宿的能力,主要是学校缺乏资金投入。 

三、对策与建议
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和产业结构的调整,农村富余劳动力进城务工将是一个长期的过程,留守儿童的存在也将是一个长期的过程。占农村儿童总数10%的留守儿童能否健康成长,是关系到农村千万个家庭的未来,关系到众多农民群众的切身利益的大问题。为使关爱留守儿童工作形成党委领导、政府主导、有关部门各负其责、齐抓共管的领导机制和工作机制,使这项工作有领导、有计划、有步骤、有成效、可持续、科学、健康发展。建议:
      1、建立市、县市区农村留守儿童工作领导小组,完善领导机制。建议农村留守妇女儿童工作领导小组由党委、政府相关部门组成。成员由相关部门中的领导担任,每个部门确定一名联络员,办公室设在市教育局。使这项工作在党委、政府的统一领导下有计划、有步骤、可持续的有效开展。
      2、完善规范的工作制度。关爱农村留守儿童是全社会共同的责任和义务,要建立农村留守儿童工作的统筹协调机制,围绕农村留守儿童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,开展调研,转化调研成果为领导决策,整合资源,形成党委统一领导、党政群齐抓共管、有关部门各负其责、全社会积极参与的工作机制,共同指导和推进农村留守儿童工作。一是要明确组成部门的工作职责,并纳入政府和相关部门的年度工作目标考核。二是要建立部门联系会议制度,定期不定期的沟通和商议有关工作,解决在关爱留守儿童工作中存在的实际问题。三是完善关爱留守儿童工作的激励机制,定期不定期交流各部门在农村留守儿童工作中的好经验好做法,表彰在留守儿童工作中涌现出的先进典型,以点带面,推进工作开展。四是要建立农村留守儿童工作长效机制,推动此项工作科学化、规范化和制度化,同时还要逐步建立和完善保护留守儿童合法权益的政策法规。
      3、建立科学的考核制度。政府把留守儿童工作纳入社会发展事业的内容,组成部门要把关爱留守儿童工作纳入本部门工作的重要内容,研究相关措施,切实抓好落实。要建立科学的督查机制、评估体系、严格的奖惩制度,并将检查考核的结果纳入相关职能部门、相关责任人目标考核。
      4、逐步建立关爱农村留守儿童的社会化网络。一是要继续发挥“四支关爱队伍”结对帮扶留守儿童的重要作用。对这“四关爱队伍”要建立帮扶档案,完善帮扶制度,加强素质培训,完善奖励机制。二是要发挥中小学校关爱留守儿童的主渠道作用。中小学校要把“留守儿童”作为学校在新形势下出现的新课题加以研究,并把留守儿童工作列入学校的日常工作。学校要建立“留守儿童之家”,切实解决学校留守儿童的吃、住、学、管、乐等实际生活问题。三是继续完善以基层组织为主体的村(社区)监管网络。四是建立以政法部门为主体的法律保护网络,加强中小学校学生的法制宣传教育,增强他们依法保护自身合法权益的能力,为此形成覆盖到边、监护到底、关爱到位的留守儿童管理服务工作网络。


【编辑:张耀锋】


热点资讯

媒体视角