联系电话:0913-2126249
热词:妇女 最美家庭 两学一做 双学双比 计划生育
官方微信
扫一扫,一键分享到微信朋友圈!
主页 ->妇儿之家 > 家庭教育 > -正文

孩子磨蹭,和教养方式有关

更新时间 2019-04-02 09:33:53   来源:中国妇女报   作者: 作者: 之声   阅读次数:

家长越着急,孩子越不慌不忙,亲子冲突一触即发。要解决孩子的磨蹭问题,家长们不妨先反思一下自己的教养方式。

东东上小学二年级,是个慢性子,东东妈也知道他做事慢是性格使然,但还是压不住火,总跟他发脾气,发完又后悔。在不少家长看来,孩子太磨蹭是一种“通病”。我们越着急,孩子越不慌不忙,亲子冲突一触即发。要解决孩子的磨蹭问题,家长们不妨先反思一下自己的教养方式。

孩子可能不熟悉新技能

孩子一慢,家长心里急,就忍不住唠叨,甚至指责和打骂。一直不停地催促只会占用孩子思考的时间,这样不仅不会让孩子快起来,还会造成孩子很多不必要的失误。因为被催促的孩子想要快速完成,反而因为太在乎时间变得手忙脚乱。

孩子有自己做事情的节奏,父母不能以成人的标准来规范其行动。很多时候,孩子做功课、做家务、生活细节上会比成人效率低、速度慢,并不是因为拖拉,而是能力有限。他刚刚接触到新的技能,需要时间练习。

孩子只有在自己最舒服的节奏下,才能最好地发挥自身潜力。如果孩子稍稍慢一点,妈妈就没有耐心,给孩子贴上了“磨蹭”的标签,会强化孩子磨蹭的心理——你看,我就是这么慢!

父母大包大揽是原因之一

生活中常常会有这样的现象,家长会以时间来不及为借口,包揽了很多孩子自己该做的事情:比如,早上时间紧张,帮孩子穿衣服、收拾书包;孩子不会安排时间,家长直接排出时间表,精细到吃饭如厕。

父母为节约时间帮孩子忙,是家长闯入了孩子的成长空间,并承担了本该孩子自己承担的责任——因磨蹭造成的后果。长期下去孩子会形成一种思维定势:虽然做事慢会被爸妈骂,但只要我装听不到,他们什么都会替我做的。长此以往,家长只会越来越累,孩子也丧失了自己锻炼的机会,做事能力变弱,也会变得更加拖拉、懒惰,依赖性强。

谁打乱了谁的节奏

父母为什么要不停地催促孩子?因为父母觉得孩子太磨蹭,打乱了自己的节奏,于是反过来打乱孩子的节奏。大人与孩子的生活节奏、生理节奏以及生命节奏都是大不相同的。对孩子而言,感觉最舒服、最顺畅、最有利的就是顺应自然的生理节奏。

经常被打乱节奏的孩子,大多有以下的症状:早熟、易烦躁、耐性差,或截然相反,表现为反应迟缓、自我压抑、对某些事物过分依赖。这两种倾向都容易让孩子丧失自我。

父母之所以根本不把孩子的节奏看在眼里,是因为他们渴望孩子与自己同步。一个慢性子、做事拖拉的孩子让父母焦虑恐慌,他们似乎从孩子日常行为的反应速度及活跃性中看到了他的将来,最终让孩子认识到这是一种欠缺,从而埋下了将来引起孩子焦虑的隐患。

父母可能看不到这些,他们看到的只有竞争,以及未来越来越激烈的竞争,他们变得紧张敏感,于是自然而然地充当起孩子的“教练”。

如何应对磨蹭的孩子

帮孩孩子认识时间的价值,制定互相监督计划。 孩子做事磨蹭往往是因为没有时间观念,家长需要帮孩子认识磨蹭给他自己和父母都带来的后果,随后与孩子一起制定互相监督计划;双方一起制订生活日程表,记录每天早晨穿衣、盥洗、吃饭等所用的时间,孩子为自己的进步而高兴,就会主动加快做事速度。

停止催促,坚持表扬,多一些鼓励奖赏。 如果父母能经常对孩子说: “你现在比过去有进步了”“你看你做得多快”,孩子便会受到正面的外部刺激,而这些真诚的鼓励是能够打动孩子的,他们为了不让父母失望,下次做事就会有意识地提醒自己快点儿。

节约的时间由孩子自由支配 。孩子只有感觉到做事快对他自己是有好处的、是值得的,他的动作才能够“快”得起来。比如,许多家长在孩子完成了学习任务之后,经常给孩子增加额外的任务,老师布置的作业做完了,家长的一大堆作业还等着呢,于是孩子就磨蹭。解决这个问题的最好方式是,要把孩子节约出来的时间还给孩子,在孩子较快完成了任务之后,就要给孩子自由安排生活的权力,孩子可以用省下来的时间做一些自己感兴趣的事情。

增加计时性活动,增加紧迫感。 缺乏适度的紧张感是许多孩子做事磨蹭的重要原因,所以,家长可以在孩子的生活中“制造”点紧张的气氛,使孩子的生活节奏加快一些。根据孩子的具体情况,可以给孩子的洗漱、穿衣、吃饭和做作业等增加些计时性活动。如果孩子在规定的时间里保质保量地完成,就给予一定的奖励,做得不好就给予一定的惩罚。

为孩子营造一个集中注意力的环境。 孩子在学习的时候,要把写字台上与学习无关的东西都收起来。尽量给孩子一个独立、安静的空间学习,在孩子写作业的时候,如果你在看电视,请将音量调小一些;家里有客人或父母在一起交谈,声音尽量小一些,或者在一个隔音比较好的房间里,不要让孩子受到声音干扰。

让孩子感受一分钟可以做多少事。 可以每天准备几十道简单的加减法口算题,看孩子一分钟最多能做多少道题目;也可以是一分钟写汉字训练、写数字训练、记单词训练,并把成果记录下来,用成就感促其进步。


【编辑:phpcms】


热点资讯

媒体视角